发布人:郑彬 发布时间:2013-12-17 浏览次数:139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取意“将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拖延症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拖延现象现已成为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比较准确的定义是: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做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行为。
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只能定义为“拖延”,也仅是一种坏习惯,改正它并不难。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才能称之为“拖延症”。但是,拖延的习惯并非都会带来坏处,它也有其积极和有利的一面。
我最好的朋友,在美国教书,做心理学教授。当初在耶鲁大学,跟全世界最聪明的心理学教授做博士论文,几次越过“deadline”,仍无法交差。做到痛不欲生时,对自己产生了高度怀疑。虽然博士论文一时交不出,可是研究的能力在几年的折磨中还是很有长进的。为了对自己不断拖延的恶习有所遏制,她查阅了对 “拖延”现象进行研究的权威文献。
有一日她深夜打越洋电话来,激情倾诉查阅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几十亿人口中,很多人和她一样,都有着程度不同拖延症状——不到最后的期限决不完成任务,有时到了最后期限,也敢于不完成任务。就连一些非常有成就的大人物,也有同样的恶习。说到这里,她简直就是“翻身农奴把歌唱”,语调中洋溢着巨大的幸福和喜悦。
我知道,多年来,她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拖拖拉拉的人,并为此自我批判、自我惩罚、自我忏悔多年。然而,她获得的只是强烈的挫败感。因为经过灵魂的长期洗礼,拖延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
但是,她从来没有耽误过人生中那些重要的事情。当我们很多人大学毕业没有找到工作时,她每天跑几个单位推销自己,最后找到了人人羡慕的工作。当她上新东方的GRE班时,每天都准时到。她在很多美国同学毕业当年没有找到工作的时候,率先做了大学教授!其实,她并不是个“拖延”成性的人。她只是在某些事情上拖延,但是在另外的事情上却出奇地准时甚至提前完成。
所以,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拖延成性的人”!大部分人都只是在某些事情上拖延。但是,我们往往只是看到自己拖延的部分,而完全不去看自己另外积极的部分。过分强调自己没有完成好的部分,内心的动力是追求比一般人更高的目标。目标过高,就不容易达到,即使能够达到,需要的时间也会更长。拖延,可以减轻人们因为不能达到目标或者长时间没有达到目标所产生的强烈焦虑。
当然,很多人会说,拖延本身也会给我带来巨大焦虑啊!我根本不想拖延啊!“两害相遇取其轻”是人本能的反应。与无法实现理想目标、人生梦想破灭的痛苦相比,人们还是更容易接受“拖延症”带来的烦恼。
拖延任务的人,在拖延阶段并不是完全不“考虑”任务的。拖延的每一分每一秒钟,人们都在无意识地处理相关的信息,在内心中做着相应的准备。拖延期间体验到的焦虑,就是在积累能量。等到真正开始做的时候,效率有时会比没有经过拖延的人要高。从这个角度来讲,拖延是另外一种心理准备方式。
其实,许多人在事业单位上班会迟到,在外企上班就不迟到;许多人开会迟到,但是看电影、赶火车从不迟到。很多人在严厉的领导召开会议时从不迟到,而和善的领导主持会议就经常迟到。因此,从拖延这个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秘密,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和别人。
拖延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帮助我们区分事情的重要性——拖延很久还是要做的,就是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拖延一下就放弃了的事情,本身的意义就不大。
古人说,“事缓则圆”。事情拖延一段时间,会有助于达成良好的结果。
当然,如果一个人任何事情都拖延不做,失去社会交往能力,影响工作进程,那就一定要去看医生了。除此之外,好好利用“拖延”带来的好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