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大学阶段是青年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我国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群体,他们富于理性、敏感、激情,更富于创造性、挑战性。但是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及来自学习、专业、就业、经济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容易产生各种不定的心理反应。 近年来,许多学者采取各种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2002年2月23日,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向五只黑熊泼洒硫酸,致使黑熊严重烧伤。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生物技术系学生马加爵与同学玩牌时发生摩擦,因无法忍受同学的指责,将四名同学杀害后潜逃。另有还发生了多起在校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跳楼的事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也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2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要方法。樊富珉等(1996)研究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育与心理疾病的防治,两者相辅相成。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包括:智能发展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人际关系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预防心理疾病的教育内容包括: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挫折教育、心理疾病防止教育[1]。1995年11月《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和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2]。莫旭麟(2003)研究得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含了宣传现代健康的观念、讲解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包括接纳自我,发展社会交往,学会心理调适三个方面,介绍心理咨询知识[3],谢炳炎(2006)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包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认识自我与完善自我、情绪与情绪调控挫折与压力面对。个性优化与意志锻炼,大学生学习心理、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大学生恋爱心理、网络心理与调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防治[4]。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研究 3.1 将朋辈心理咨询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陈国海,刘勇[5]学者研究指出:朋辈心理咨询是指由受过半专业训练并在专业人员督导下的人员,运用积极倾听、问题解决的技巧以及关于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的知识,对需要帮助的朋辈提供倾诉,支持或咨询的服务。它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心理帮助活动,因此被称为准心理咨询,这是相对于专业心理咨询而作出的划分。这里的朋辈含有朋友和同辈的意思,是指在年龄、地位、知识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相同的人们。 朋辈心理咨询员通常是同辈中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可以起到榜样激励作用,能够与同学们密切的接触,更容易深层次地了解同学的心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迅速,朋辈的说服力与影响力有时甚至超过教师与家长,他们之间容易沟通,不仅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且更有说服力。但是朋辈咨询员的选择要求较高,既要符合自愿的原则,又要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员。这就需要增加朋辈咨询员的组织与培训,才能保证朋辈心理咨询的顺利实施。 3.2 聊天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陆凌云[6]学者认为,聊天与传统的面对面训导方式的教育方法完全不同,把学生与导师及心理咨询员置于同等的地位上,“聊天法”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概括起来有“朋友式”聊天、“家常式”聊天、“探讨式”聊天和“激励式”聊天等几种方式。 大量的口头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多数同学希望能够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及医务工作者如果充分地利用好“聊天”这一方法,能使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使压抑在内心的诸多问题得以倾诉,及时得到有效的沟通解决。有利于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 3.3 开设心理讲座课程和心理讲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闻青霞[7]、华杰等[8]研究的主要观点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使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讲座,建立咨询机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等方面。潘晴雯(1999)[9]认为调整和充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组建校园心理卫生三级保健网,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体系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途径之一。孙夏兰、骆颂阳(2001)[10]研究的观点:体育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之一。刘秀伦(2000)[11]研究指出,探索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途径,他认为这一途径可以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效性,杨宁坤、孙中会[12]学者研究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其正常有序的运转,既要有思想认识和学科知识的准备,又要有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其主要途径有:(1)普遍的群体教育;(2)个别教育。田爱民、赵永吉和王仲德[13]学者指出:树立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形成全员育人意识,建立学校心理保健的三级保健网,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困难排解以及心理疾病预防相结合。针对目前高校心理保健意识差,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不足的现状,建议在校内建立三级心理健康保健系统。温家慧[14]学者提出,加强恋爱和性心理教育,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性心理观念,当代大学生要理智地对待爱情和婚姻大事,正确对待恋爱中的各种矛盾,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其次,要进行性心理和性病预防知识教育,以免铸成大错,终生遗憾。 3.4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相关的问题研究 清华大学教授樊富珉(2001)[15]的研究指出,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呈较高正相关,表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是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减少心理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樊富珉(2002)[16]指出:从宏观上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首先是理论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模式等,其次是实证研究法,主要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人格、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等实证研究。 3.5 应用测量量表测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宋青茂[17]应用泰勒(Taylor)编制的“显形焦虑量表”(MAS),郑日昌等编制的“考试焦虑综合征断量表”,艾森喜“情绪稳定性诊断量表”;大学生自卑心理诊断量表;心理适应能力自测问卷等。使用这些中外科学的测量量表研究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促进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樊富珉[18]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由德罗加蒂斯等人于1973年编制,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此量表可用于调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完整地代表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3.6 大学生心理教育模式的构建 朱美燕[19]学者研究观点,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健全组织机构与经费管理制度,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实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心理健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紧密结合,取得各界的支持与帮助,动员全社会参与,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改善学生的不良情绪,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指导他们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高校中重视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必须向更深的层次发展。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加以实施,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来培养和维持学生健康的心理,增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