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届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报告会(农工学院专场)—农工学院优秀学术成果交流论坛顺利举行

516日,由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承办的山东理工大学第五届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报告会(农工学院专场)——农工学院优秀学术成果交流论坛6号实验楼1104会议室顺利举行。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赵艳雷、农工学院党委书记徐启达出席开幕式,研究生教育督导、学院相关负责人、校内专家、系部教师代表及研究生参加报告会,开幕式由农工学院副院长付鹏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付鹏教授首先对与会的各位老师和同学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简要介绍了参会领导及嘉宾。

农工学院党委书记徐启达致辞,介绍我院学科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并鼓励与会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和启发,积累宝贵的科研经验。

随后,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赵艳雷教授发表致辞,他表示同学们应当抓住学术交流与学科交叉的机会,进一步掌握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要勇于创新,敢于挑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现实需求相结合,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随即,赵艳雷教授宣布山东理工大学第五届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报告会(农工学院专场)——农工学院优秀学术成果交流论坛正式开始。

此次报告会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场进行展开,报告会由印祥教授主持。

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关法春教授作了题为“农业废弃物耐低温快速自热高温发酵堆肥技术研究”的学术报告。博士生黄杰、孙永梅与硕士生刘磊、姜鑫分别作了题为“马铃薯方向估计与芽眼位置检测方法”、“金属基复合氧化物/生物炭负极材料的构筑及储钠性能研究”和“小麦免耕播种机秸--肥立体分离式开沟器设计与实验”、“诊疗一体化下生物活性保鲜体系调控研究”的学术报告。

下午,硕士生张乐春、李沛森、纪小凤、王凯悦、延鲁婷分别以“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改进TransUNet和机器学习模型在棉花吐絮率分级中的应用”、“功能化纳米材料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构建及茶叶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无机碳源对己酸生物合成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调控作用研究”、“牛至精油微胶囊/大豆分离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活性膜的制备及应用”和“基于金属纳米团簇的电化学发光适配体传感器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研究”为题作了学术报告。

汇报结束后,与会师生针对各位主讲人的报告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提问,主讲人依次详细解答了大家的问题,并在现场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撰稿:李佳烨 车海龙

编辑:董艳睿

审核:姜素锦